發布日期:2022-03-02 ??瀏覽次數: 次
2021年中國砂石行業運行報告
■中國砂石協會
行業“家底”
砂石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用量最大、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原材料,年消耗量約200億噸,是全球最大的礦產品、原材料和大宗商品。我國砂石年產值2萬多億元,運輸費用高達5000多億元。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21年底,人均砂石13.9噸, 砂石礦山約1.5萬個,相關企業超過3萬家,從業人員近百萬人。我國砂石年產量和消費量已躍居世界首位,是經濟發展和“大國基石”的重要支撐!
砂石工業已全面進入以綠色低碳為標志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以“綠色礦山、綠色工廠、綠色基地” 為鮮明特色的中國砂石行業綠色低碳管理體系正在快速構建。
2021年砂石行業綜述
2021年,砂石行業供應受碳達峰、能耗雙控、疫情防控常態化、局部地區砂石運力緊張等因素影響,需求端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投資保持增長,全年砂石行業經濟運行呈平穩較好發展態勢。
2021年,全國砂石產量197億噸,較2020年略有下降,降幅為1%。2021年砂石行業受到基建和房地產增速放緩影響,砂石需求量增速放緩,加之疫情防控常態化、碳達峰、能耗雙控對砂石礦山開工時間的影響,砂石產量有小幅收縮。
2021年上半年全國砂石價格相對平穩,下半年隨著工程旺季的到來,全國砂石需求量上升,但是供給方面,砂石企業受到能耗雙控等影響,供應持續吃緊,導致下半年砂石價格持續上揚。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全國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9%。而砂石行業在局部地區緊缺導致價格持續上揚的背景下,砂石礦山固定資產投資明顯高于其他礦種,初步統計全年增速在15%左右。
近年來,小型砂石礦權快速整合,全國砂石礦山數量呈下降趨勢,砂石礦山規?;?、集約化初見成效,截至2021年年底,砂石礦山數量約1.5萬個。
砂石行業運行情況
1.產量略有下降
2021年,全國砂石產量197億噸,較2020年略有下降,降幅為1.0%。2021年受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影響,砂石需求量增速放緩,加之疫情防控常態化、環保督察對砂石礦山開工時間的影響,砂石產量有小幅收縮。
2.價格前低后高
據中國砂石協會大數據中心顯示,2021年全國砂石綜合均價為113元/噸,同比上漲2.2%。
2021年上半年,天然砂石、機制砂石均價受需求端施工市場工期進度及供應端砂石礦山產量波動、運輸端長江中下游船運吃緊等因素的影響,上半年價格波動較大;進入下半年,隨著工程旺季的到來,砂石需求穩步提升,隨之也推高了天然砂石的價格。天然砂石、機制砂石價格下半年以來持續上揚。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國機制砂均價102元/噸,環比持平;天然砂均價142元/噸,環比上漲0.7%。
2021年下半年,碎石隨著砂石市場的供需變化,價格一路上揚。截至12月31日,碎石均價102元/噸,環比持平。
3.砂石礦山概況
截至2020年年底,從各省區市砂石礦山的分布情況來看,貴州、云南砂石礦山數量最多,分別為1632個、1049個;新疆、四川、湖南、廣西、江西砂石礦山數量均在500~800個之間;內蒙古、甘肅、黑龍江、廣東、山西、重慶、湖北砂石礦山數量在300~500個之間;浙江、吉林、陜西、福建、河北、河南、安徽、遼寧、青海、山東、寧夏、海南、西藏、江蘇砂石礦山數量在200個以下;另外,北京、天津、上海砂石礦山數量為零。
2021年,從各省新建重大骨料生產線的情況來看,福建、山西新建骨料生產線超過10個;河南、廣西、遼寧、貴州、安徽、湖南新建重點骨料生產線數量分別為6個、5個、5個、4個、3個、2個;四川、重慶、湖北、陜西、山東數量均為1個。
2021年,全國新設砂石礦權數量805個,其中云南、新疆新設砂石礦權數量居全國前兩位,分別為166個、156個;黑龍江、貴州兩省新設砂石礦權數量在50~100個之間;吉林、廣西、甘肅、湖北、四川、重慶、廣東、浙江、陜西、安徽、山東新設砂石礦權數量在10個以內。
2021年,全國新設砂石礦權中,有建筑石料用灰巖、建筑用砂、建筑用花崗巖、建筑用砂巖、建筑用石料(凝灰巖)、建筑用玄武巖、建筑用安山巖、建筑用白云巖、建筑用閃長巖、建筑用輝綠巖、建筑用大理巖11種礦種。其中建筑石料用灰巖、建筑用砂兩類礦種數量最多,分別為346個、215個;其次,建筑用花崗巖砂石礦權數量為86個,建筑用砂巖、建筑用石料(凝灰巖)、建筑用玄武巖、建筑用安山巖、建筑用白云巖砂石礦權數量在10~50個之間;另外,建筑用閃長巖、建筑用輝綠巖、建筑用大理巖三類砂石礦種礦權數量均在5個以內。
2021年砂石行業規?;l展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0.1~1平方公里礦權取代0~0.1平方公里礦權,成為2021年新設礦權的主流。2021年,新設砂石礦權中,礦區面積在0~0.1平方公里之間的有365個,占比為45.3%,占比較2020年已有0~0.1平方公里砂石礦權(62.5%)有所下降;礦區面積在0.1~1平方公里之間的砂石礦權有422個,占比超過一半;1~10平方公里之間的有18個,占比為2.2%。
4.重點區域分析
東部地區:砂石礦數量約為1200個,砂石需求量67億噸。目前我國東部地區需求旺盛、供給短缺,亟需擴大砂石礦權投放。其中山東、江蘇、廣東三省的砂石缺口較大,缺口分布達到65.5%、40%、17.1%;河北作為砂石資源大省,又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區域,自產砂石不僅能滿足本省需求,還肩負向北京、天津保供的重任。
在東部地區的重點省份中,廣東砂石供需嚴重不足,自產碎石為3.5億噸,機制砂每年產量約1億噸,年需15億噸;山東高品質砂石普遍比較短缺,年需求量約12億噸;江蘇砂石總缺口高達40%,年需求量約11.5億噸;河北保證北京40%供給,每年向市場提供近10億噸建筑砂石材料,本省年需求量為6.5億噸。
中部地區:砂石礦數量為2107個,砂石需求量超50億噸。其中,湖南總體來看,砂石供應缺口達2億噸,砂石骨料消耗量穩定在9億噸/年左右,全省砂石礦山實際總產量7億噸左右。
河南省砂石供需總量基本平衡。全省砂石需求量在9~10億噸之間。從總量來看,河南省砂石礦權基本能滿足河南省對砂石的總體需求。
西部地區:砂石礦數量為6288個,砂石需求量超70億噸。其中,貴州目前規劃產能超15億噸,全省普遍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甘肅砂石需求量約3億噸,每年自產砂石(包括河砂及砂夾石) 約3.4億噸,供需平衡。重慶目前砂石需求約4億噸,供需基本平衡。
東北地區:砂石礦數量為789個,砂石需求量超8億噸。其中,遼寧砂石目前需求量每年2.4億噸左右,自產砂石產量4億噸左右,能滿足市場需求,但供大于求日趨明顯。碎石出廠價在22~28元/噸之間,機制砂出廠價在30~36元/噸之間。
隨著價格的上漲,“北砂南運”應運而生,遼寧砂石“北砂南運”居多,少量北運到吉林、內蒙古地區。
砂石行業發展趨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砂石行業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2018年6月22日,自然資源部發布《砂石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砂石上升到國家九大礦業之一。2019年11月4日,國家十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機制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2020年3月25日,國家十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2021年《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編制完成。按照以上相關產業政策和規劃要求,砂石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為智能化、綠色化、質量高、管理好、效益佳、規?;?。砂石工業已全面進入以綠色低碳為標志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2022年發展展望
供給:供應或出現收窄。碳達峰、能耗雙控、環保能效持續加碼、疫情防控的常態化,以及砂石礦山行業規?;?、綠色化的發展趨勢,這些因素都將導致2022年砂石供應收窄,預計全年建筑用砂石供應量195億噸左右。
需求:2022年砂石需求總體平穩,穩中趨降。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建設作為砂石行業的兩大需求端,對砂石的總體需求或繼續收縮。2022年基建投資計劃有望提前布局,專項債發行前傾,帶動基建市場活躍,刺激砂石需求,房地產投資有望平穩健康發展,但基建領域需求提升無法彌補地產領域對砂石需求的減少,預計全年砂石需求會穩中有降,降幅約為1%~2%。
價格:整體微幅上漲。2022年,砂石供需均或出現小幅收縮的產業背景下,對砂石價格波動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因素,在2022年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緩解局部地區的供應緊張,基本實現供需均衡的態勢,2022年建筑用砂石供需依舊呈現趨勢性回落。結合產業數據來看,全年均價較2021年或將整體上漲1%~2%。
特別鳴謝:為本報告提供相關資料的全國各地砂石協會和相關會員單位!
來源:中國砂石協會
分享:
中國砂石協會
2022年03月02日